首页 观察 数智化 正文

硬件免费时代即将到来?互联网公司或成推动力

作者:腾讯科技 时间:2013-10-03 0

近一年来,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硬件设备如同雨后春笋般问世,我们似乎感受到,在以“软件”为主旋律的科技领域,智能硬件掀起了一波浪潮。而与此同时,传统硬件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传统硬件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日,有消息称,索尼每售出一台PS4游戏机,都要亏损60美元,但索尼却希望先通过此举打开市场,然后再通过销售游戏和PS+服务来获利。

9月,据爆料,此前一直在销售低价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亚马逊,即将发布一款免费的智能手机,但要求用户必须使用年费79美元的Amazon Prime服务。

今年,乐视、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都发布了智能电视产品,但价格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它们希望削减硬件成本,在价格上产生竞争力,继而通过卖内容盈利。

其实,早在几年前,微软就已经开始尝试类似的模式。2005年,微软推出了Xbox 360。调查发现,Xbox 360豪华版的材料成本为525美元,远高于399美元的零售价。在硬件赔钱的情况下,微软对会员、下载等增值服务采取了付费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开始进入传统硬件领域,并沿用了“硬件赔钱,软件赚钱”的策略。一个由互联网公司推动的硬件廉价、甚至免费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接受“硬件赔钱”?

对于这个问题,亚马逊CEO贝索斯这样回答:“我们真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完全整合的媒体服务。硬件是此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也仅是一部份而已。我们不从你购买的设备中赢利,我们会在你使用它的时候赚钱。”

“创新并不应该将目光仅仅盯在硬件方面。近几年,有超过几十款的平板电脑问世,但大多数产品几乎无人问津。因为它们只是电子产品,而人们不再需要电子产品,人们需要服务,需要每次使用都会有改进的服务、不断变好的服务”,贝索斯这样认为。

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以一个低到让人无法相信的价格销售Kindle系列产品,为的是要将这个硬件变为入口,送到尽可能多的用户手中,Kindle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拥有图书、电影、音乐、移动应用的数字市场,而与这些服务捆绑在一起的,是每年79美元的Amazon Prime项目。

从亚马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行业中,随着硬件同质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在处理器速度、屏幕分辨率、摄像头等硬件配置方面的优势,往往只能保证短暂的竞争优势,而带有互联网基因的苹果、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已经逐渐将目光集中在了软件、内容、服务领域。

此外,对于那些刚刚涉足硬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传统硬件厂商相比,并不占据优势,品牌知名度也有待提升。相反,软件、内容、服务则是其所擅长。因此,尽可能地降低产品价格,通过价格优势打入硬件市场,获取一定数量的用户,而后通过软件、内容、服务盈利,成为互联网公司深耕硬件产品比较现实的一条路。

这种模式会长久吗?

时间再次拉回到几年前,虽然微软Xbox 360的定价策略,让索尼、任天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备受煎熬,但最终结果的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有分析指出,Xbox 360在过去几年累计亏损超过了30亿美元,仅次于索尼PS3亏损的50亿美元。

如今的游戏主机领域,索尼PS4、微软Xbox One和任天堂Wii U,依旧延续了廉价策略。但让他们尴尬的是,很多用户采购游戏主机,仅仅是用来看电影。如果这类用户一张游戏也不买的话,那这些厂商才真的是欲哭无泪。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玩家对游戏主机的兴趣逐渐降低,以游戏软件销售补贴硬件的模式在未来或许更加危险。

此外,有分析认为,微软当年之所以能够采用廉价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拥有强大的现金支持,而索尼和任天堂在财务上,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但对于刚刚进入硬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能否打的起“硬件赔钱”的消耗战?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拥有强大现金流的苹果、谷歌们。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互联网公司们选择以这种方式推销硬件产品时,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软件、内容、服务,用户真的会花钱购买吗?

国外科技博客PandoDaily的一位员工这样描述亚马逊的硬件策略:“Amazon Prime 服务才是亚马逊真正的核心。没有了它,亚马逊要卖服务太难了。”

我们可以看到,对用户来说,硬件廉价,固然有吸引力,但你的软件是否能够吸引用户?用户是否会为你提供的软件服务买单?仍然存在疑问。

IDC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在美国平板市场的份额仅仅为4.6%,而苹果和三星分别为50.7%和18.5%,而亚马逊平板电脑的全球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这儿,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假设:当用户看到你这款廉价的硬件产品时,确实心动了,但在听说购买产品后,却要为你提供的软件付费,就放弃了购买的想法? 毕竟,现在很多的免费软件,足够满足用户日常的需求,而大多数用户并不需要为此而再产生进一步的消费行为。

TAG:
© 2011 - 2024  钛锋网  TMTFor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