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场合,关于P2P听到的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弯道超车”,一个是“监管”。面对现在P2P行业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境地,大量资金和人涌入,许多P2P企业希望政府监管的介入,以防整个行业进入一个恶性膨胀的状况,也好摘掉自身三无的帽子。另一方面,在操作层面,对具体的监管政策,许多企业也在疑虑要怎样应对,哪些是现在可做,哪些是将来可做的?比如,担保未来是否会允许P2P做?如果可以做,是平台自己做还是第三方做?
担保是让平台目前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像人人贷、有利网、点融网等基本上所有的P2P平台都有担保制度,有的是交由第三方担保公司来做,有的则是平台自身设置风险保证金提供担保。对于理财投资人来说,有无担保是其选择平台的一个重要标准,于是乎,担保几乎成了 P2P平台的一个标配。像创业邦之前报道的P2B投资平台“理财范”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三层风险分摊机制:第一层,融资性担保公司推荐上的借款企业项目,一旦发生逾期或者坏账,由该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代偿;第二层,平台收取融资性担保公司整体收益的30%作为风险保证金;第三,对担保公司进行再担保。理财范上线之后70天融资额破亿元,注册用户近10万。6月份,理财范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在创业邦采访过的一些P2P公司中,大家都谈到一点,在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提供担保是平台为了取信于投资人不得不做出的一个选择。国内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和教育程度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在美国,政府花钱建立专门的机构,教育投资人具备最基本的金融常识,从小培养他们的投资意识——存款是有利息的,投资是有风险的。而国内的投资人对P2P平台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一旦投资出现逾期不能还款的情况怎么办?现实的情况是,一旦出现问题,投资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平台。在传统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最认可的还是担保。用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玲的话说,“他们都遇到了一个瓶颈,投资者总希望本金能够有人来替他担保。”
关于监管,目前已经明确的是,P2P的监管将由银监会创新部负责。在一次论坛上,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首次对外披露了对于P2P监管的一些思路,其中最为重要的几条原则包括:明确P2P的信息中介地位、对其设置准入门槛、严禁P2P汇集资金、明确收费机制、同时要对投资者风险进行评估。王岩岫明确表示,“平台自身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这个原则一出,让通过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公司松了一口气。但对担保也有做得更彻底的。今年6月12日在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上,马明哲明确表示陆金所将“逐步撤销担保”,今后将在内部建立资产的风险标准,建立交易者的个人信用评级。在最近的一次论坛活动上,陆金所的负责人表示,陆金所最初引入平安担保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被用户接受,这是阶段性的考虑,现在陆金所已经逐步撤销担保。
对于P2P的担保问题,点融网的创始人郭宇航在一次论坛上表达地更彻底,“现在P2P平台绝大多数提供了本金担保,目前在投资者教育的过渡性措施是可以的,但是未来去担保化一定是P2P平台的发展方向。”
陆金所是第一个明确表示和实施去担保的P2P平台,具体原因虽然没有解释。但整体来看,P2P平台的去担保化是个必然趋势。这里面应该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因素。
首先,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P2P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借贷成本居高不下,互联网平台并未有效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P2P目前相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仍然只是一个企业融资的补充。如果想真的弯道超车,摆脱融资渠道的边缘地位,P2P平台必然有动力挤压掉中间的成本,包括担保成本。
目前,在P2P平台上借贷的小微企业大多是很难在银行拿到征信资格的,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转向P2P平台,许多是拿个人的房产、车子做抵押,但年化利率非常高。
前不久,创业邦采访了校友圈子P2P平台靠谱鸟,它的模式本身就是针对P2P行业目前借款成本过高的问题而来。它的创始团队在设计这个模式之前,对国内主流的P2P平台做了一番调研,他们发现,大多数P2P平台上借款人承担的综合成本超过30%, 甚至高达40-50%,而投资人或理财人获得的收益却只有8-15%。之前采访拍拍贷创始人张俊时,他也给算过一笔账——据他们的了解,现在通过小贷公司去放贷的,一般用户承担的成本在21-25%;通过P2P线下方式去开发的,在30-50%之间。任何一家做实体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在20%左右已经是非常高了,30%多的成本借钱去搞再生产是覆盖不了成本的。贸易型的企业也许是可以承受这种高成本的,因为周转快,可以摊薄借款成本。但生产型的企业就一定是不划算的。所以,小企业主只能靠P2P借贷的方式临时周转去应急可以,但恐怕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借贷去扩大生产,没有企业能长期承受这种高成本。
这种情况下,P2P公司只能力图把目前巨大的利差挤掉。否则,P2P普惠金融,只是说说而已。尽管小微企业借贷需求巨大,但互联网变化太快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之后,可能明天又会出现新的模式,而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模式很可能就会消失掉。
目前而言,担保公司对P2P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建立风险屏障、提供优质债权人。但担保公司能否成为P2P的风险屏障?创业邦之前采访张俊时,他提到一个观点——P2P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认为有担保风险就小。“有了担保机制,投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去抢那些利率高的借款项目。但往往那些利率高的,骗贷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本来这些借钱的人应该被逐渐排除掉,但现在都能借到钱了,相当于把风险都转移到平台上了。一旦经济下行,就可能发生系统性的风险。比如20%的借款人还不出钱了,那大家都找平台追偿的话,平台就会倒掉。平台倒掉了,投资人损失的就是所有的钱。”团贷网的创始人唐军说得更直白,“现在的P2P模式,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担保的模式,只是找了一个兜底的下家而已。”
但担保公司能兜底吗?很多P2P公司都强调,与自己合作的都是AA+级别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他们具有顶尖资质的担保资质。目前,P2P平台提供的第三方担保分为一般责任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一般责任担保是当发生违约时,只有在确认借款人完全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才会赔付,担保公司是不会赔付的。连带责任担保,则在发生借款逾期或违约后由担保公司赔付。但无论哪种资质还是担保方式,但这不能替代担保模式本身的一些矛盾之处。
投资担保公司一般要求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如果跨地区担保,则需达1亿以上。政策规定,专业的担保公司担保放大倍数是10倍,也就是说,担保公司只能提供不超过其注册资金10倍的担保。去年,创业邦采访P2P平台合力贷的创始人刘丰时,他就指出,希望P2P的监管政策快速出台,其中一项就是对担保能力,包括总体的资金实力等的规定。现在一些P2P平台的做法不规范,给出很多承诺,但其实没这个担保能力。尤其是在平台融资规模扩大之后,对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会越来越是个挑战。
6月份,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在广州金交会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就透露,“陆金所P2P平台注册账户175万,借款人数10万,平均借款规模5.9万元,期限23个月;坏账率仅有1.5%,这是因为业务开展时间短,大量贷款尚未走完偿付周期,预计未来会走高。”相应的,担保公司的赔付压力就增大了。
按照我们对P2P平台的理解,担保P2P的担保能力至少要能覆盖其坏账情况。但事实也未必如此。靠谱鸟创始人邬财浩在对P2P行业调研后分析,目前大多数P2P的高借款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理财人收益、平台摊销的坏账率、平台运营成本。其中,平台运营成本指债权开发成本、贷前信审成本、中期管理成本、贷后催收成本。试想,如果平台的担保费用能够完全覆盖坏账率的话,又何须摊销到借款人身上?
一些P2P公司在融资规模增大的同时,增加合作的担保公司的数量。这里面,一方面是担保公司代偿风险大,担保费对平台盈利的侵蚀较厉害;另一方面,参与担保的多个担保公司的能力与平台融资规模之间始终会有一个边际。融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把拿来兜底的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击穿。在一个活动上,听一位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说,尤其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一旦出现一笔大金额的坏账,担保公司一年就白干了。这个时候,担保公司只有一条出路,就是破产倒闭。
为防止担保公司出现问题,有的P2P平台会向担保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像理财范做的。但是,尤其对于一些大标的融资项目,保证金很难承接100%的违约风险。所以,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的模式,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为续的方式。同时,要补充一句的是,P2P最大的风险其实是高杠杆,要严格控制其规模。
其实,优质债权人稀缺,借款成本过高,归根结底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些问题如果能解决,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替换掉目前担保公司起到的一些作用的。比如征信体系的逐渐开放、平台数据量的积累及互联等等,都会使得借款人的信息透明度大大提高,这不仅能降低平台获得优质债权人的成本,而且能有助于投资人对理财项目的判断。
而且,目前已经有一些P2P平台选择不采用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而是用一些其他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比如垂直化到一些更具体的行业,或者定位到特殊的人群,比如专门做“车房抵押贷”等。一方面,降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其他特定的合作渠道来获得项目。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去担保,并不代表P2P平台要完全与担保公司分道扬镳,也可能是换一个合作方式。中鸿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法律事务部总经理赵大鹏就提出,比如担保公司可以专门来对借款企业做尽职调查等等。而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平台,则主要做好信息披露及其它相关服务。
而至于投资人对风险的担心,最后有谁来帮其承担资金损失?这个问题随着市场发展,这个问题或许被问到的会越来越少。看看现在还有所少人会因为股票投资失败而到证监会门口静坐就知道。P2P市场上,投资有风险,风险自担的意识,也会逐渐被投资人接受。只是,这有赖于用户对P2P投资方式的逐渐接受,乃至对其中风险的充分认识,以及整个P2P行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