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繁荣,那么金融必须为社会的每个成员服务,并且其服务必须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在他的新书《新金融秩序》中这样写道。
他认为金融大众化是必须要实现的一件事,而手段可以是激进的金融创新。
本期封面故事中描述的P2P网贷平台可以视为上述现象的一种。我们最初选择操作这个选题时,正是看到了一个矛盾的景象:无数个网贷公司成立起来,但倒闭潮时有发生,社会对它们的认知似乎是灰色的——尚处于无人监管地带,风控似乎存在问题;与此同时,它们却受到了中小公司、理财者的追捧。最新的可能是阿里巴巴的招财宝,在余额宝光环黯淡之后,这家技术公司又迅速推出了这款P2P产品,它在4个月的时间里就积累了110亿元的资金。
在记者针对中小公司长达3万字的一份采访记录里,我看到了中国5000万家小微企业在眼下的艰难。外贸转移、房地产走弱、央行信贷紧缩等宏观因素都对它们产生了影响,一些采访对象提到,它们的日子甚至比2008年时还要难过,主要问题在于资金链紧绷,上下游及合作伙伴的账期都随着信贷紧缩而拉长,它们急需资金周转。
这解释了中国诸多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的繁荣。但假如你学着像席勒一样思考,就会发现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由于金融垄断和其他原因,本该为企业服务的银行和股市都紧闭了大门,缺乏资质的小微企业更是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技术的发展带来金融业的创新,首先消灭的就是影子机构——它们是信息不透明的产物,就像谢国忠所说的,金融其实可以消除中介。
尽管目前许多P2P网贷还处于混水摸鱼的状态,但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用户信用等级的机制迟早会建立起来,比如,阿里巴巴已经能够通过技术把坏账率降低到1%的水平,并且它的招财宝平台给予企业的融资成本仅为7%,大大低于行业18%的平均水平——这也是小贷公司、典当行、信用社的普遍利息水平。
可以想见,当这个市场变得成熟,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逐步得到改善之后,P2P网贷公司要比拼的,还是后台技术能力,而不是业务员拉生意的能力。至于风险控制,我们可能需要记住一句话:我们永远要规避的是社会系统性风险,而不是那些无法被保险的风险。因为后一种的冲击力是可以消解的,而一直规避风险则会导致原地踏步和死气沉沉。
当然,金融创新有时会刺激不道德的从业者采取暗箱交易、欺瞒客户甚至诈骗等行为,眼下的这个产业也是嘈杂的,但经过各种机制建立和完善,我们愿意相信它会变得越来越好。创新总是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推崇它的原因。而事实它上也保障了一种公平性,即穷人也能过上尽可能好的生活。
不管是年收入500万元的茶叶店老板,还是8000万元的皮业公司经营者,亦或是上亿元的大公司;不管理财者投入5元,5万元还是5亿元,公司和公司人应该公平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
这是我们对技术推动下的中国金融改革的良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