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8点30分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新生态”分论坛上,新华网总裁田舒斌在论坛上作了发言,精彩观点有: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技术催生下迅速崛起,其势头如风卷残云。从门户、搜索、社交网站到视频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高速度成长、加速度裂变。新媒体改变了信息流通的路径,重构了信息传播结构,社交媒体、自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用户规模迁徙流转,社交、分享与信息传播如影随形,媒体属性加快泛化,受众体验趋向泛对象化,民众传媒素养快速提升,催生这种传播景观呈现的因素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多元传播介质以及社交关系传播、移动化传播等交织、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新生态链。
新媒体新生态链光速般延伸,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体系。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球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也明确指出,数字化已在新闻领域爆发,新的科技知识,新的资金和高级人才正在向新媒体业涌入。可以说,新媒体生态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
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下,媒体产业已经在发生离散聚合。未来作为独立形态的传媒产业是否还将存在?这已是一道必须面对的课题。工业时代被知识经济时代解构,传统的行业边界被模糊、被消弭,我们的传媒业首当其冲,今天各种跨界竞争扑面而来、不宣而战。
在享受新媒体新生态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全球媒体业也在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新媒体生态也是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但目前新媒体产业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稳定与和谐,还存在多个层面明显的失衡:
过度媒体化带来话语秩序的失衡。在风起云涌的数字时代,数量庞大的客户端、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自媒体等已经规模化地进入媒体领域,媒体机构的生存空间受到空前的蚕食和挤压,过度媒体化使通往用户的信息渠道变得四通八达,但伴之而来的是自主传播抢夺专业媒体话语权,杂音、噪音冲淡真实声音,高质量的言论空间难以成长,新媒体舆论呈现众生喧哗的失序状态。
透支商业化导致一些媒体选择性失衡。媒体机构本应以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提供娱乐为主要功能,但一些新媒体企业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或者为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不择手段甚至采取违法的行为,不惜以虚假信息,耸人听闻、媚俗恶俗吸引受众,社会效益让位于经济效益,以致媒介品位庸俗化、低级趣味化,严重污染了媒体生态环境。
无序竞争造成业态环境的失衡。企业间的竞争原本是正常现象,但竞争必须遵守规则,恪守基本底线。美国曾有搜索引擎被发现违背国际搜索引擎的通用规则Robots协议,引发轩然大波,为业界所不耻。中国也有一些新媒体企业把广大用户裹挟在商业战争之中,这种无视规则,野蛮生长和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是竭泽而渔,使整个网络生态圈陷入不健康的循环,最终损害的是用户利益和新媒体的发展。
快速发展与信息安全的失衡。伴随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产业在媒体生态中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兴媒体产业所占比重尤其高于传统媒体产业。但同时在为网民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保护网民隐私方面还难以拿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信息外泄,让用户防不胜防。
的确,业界有必要对新媒体生态状况进行一些反思。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防止不良网络生态拖延整个国际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我们注意到,被网民称为“中国互联网CEO”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先生提出的一系列互联网新思维受到热捧。“发展与治理并行、管控与包容并行、创新与秩序并行”的理念正成为政府、公众和新媒体机构的共识。
在今年6月随团赴新加坡考察期间,我感受到在新媒体管理中将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置于首位几乎是每个国家的普遍共识。对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危险的言论,如果市场力量、公民自律和舆论“软约束”等不能有效制约的话,通过立法程序形成的“硬约束”便要发挥影响。
对公众来说,移动互联网驱动媒体生态发生了裂变,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掌有话语权更需要全民素质作为基石。约束自律,把好麦克风,自觉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任何一位信息消费者都渴望并有理由追求生活在活力与秩序并存的新媒体生态环境里畅快地呼吸。我相信,在追求“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愿景下,政府、业界、网民共同遵循法治精神,新媒体将会迎来更有活力、更加有序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