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15年底,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2亿,目前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新增1000万的速度增加,其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已经超过4000万人,如此迅速、大规模的老龄化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及市场层面的广泛关注,经过前期对市场和政策层面的长时间研究,我们认为随着新一代银发族群的大量出现,互联网+养老领域将会出现大量创业机会,新一波创业投资浪潮将会在这一领域兴起。
养老行业是一个针对特殊人群的行业,投资圈、养老圈中有不少人认为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结合有几个大难题,因此在互联网+养老这部分创业机会较少,至少不成熟,主要难题在于:1.老年人绝大多数不用智能手机,离互联网比较远;2.老年人由于观念和收入原因,支付能力不足;3.子女对老年人远没有对儿童那么关注。虽然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目前情况下,针对细分领域,特定的细分人群,养老产业仍然充满创业机会。我们对以下最可能出现机会的三个领域进行了盘点:养老服务与运营、互联网+、智能科技。
将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网整合起来,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各个对象之间存在着大量互联网相关的创业项目,老人与亲属之间、亲属与医护/服务人员之间、老人与线下机构之间、亲属与线下机构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都可能出现大量互联网创业机会,互联网可以在这些方向有很大想象空间,实际上在这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新兴创业公司。
小编搜集整理了今年来出现的一些互联网+养老项目,这些项目不涉及养老地产等重资产。以下是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
这些项目形式多样,其中包括O2O、C2C、电商、可穿戴设备、以及APP工具等。但是,目前在互联网+养老领域的创业模式中,O2O模式是数量最多的。在这种模式中,创业者们将各种老年用户需要的服务送上门,其中包括居家护理、上门清洁等。此外,可穿戴设备在互联网+养老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这些硬件产品可以与软件相结合,把老年人的身体数据进行采集,并在云端存储分析,使得子女和医务人员可以在距离老人很远的情景下,随时随地查看老人的身体信息,以防老人独自在家时或独自外出时发生危险。
这些产品的关注重点主要是为老年用户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其次,会根据自身发展侧重,开展一些其他方面的业务,如出售老年产品(如保健品、老年洗护用品等)、提供康复管理、进行健康咨询、采集并分析健康数据、提供导诊陪诊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养老项目大多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较快的也仅仅处于A轮融资阶段,未来发展尚不明朗。
以下将详细梳理以上几个模式中的典型项目。
护龄家是易康美辰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居家老年康复和护理产品。在国内居家养老现状十分不乐观的情况下,护龄家考虑引进国外先进的老年居家康复和护理体系。目前护龄家还试图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将专业养老服务和专人培训做得更为高效、科学和人文关怀化。
“我们将老人家分为ABC三类,A类是健康的老人,B类是半自理的老人,C类的就是失能失智的老人。每一类老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我们会针对每一类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徐力山介绍说,针对B、C两类人群,提供专业的评估服务,制定专业的护理、康复计划。
护龄家这款产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儿女手中的APP,第二部分是老人床头的平板电脑,第三部分是服务人员使用的APP。“我们这个平台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太一样,我们没有去做社区或者社交类的东西,我们所做的都是护理、康复的流程当中所必须要做的一个自然的连接。”护龄家联合创始人冯一烜介绍说,护龄家产品的三个部分需要相互配合使用。
首先,儿女通过手中的APP进行线上预约,过程中填写一些简单的线上评估内容和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方便护理人员可以得到一些必要信息后上门服务。随后,评估师,通过APP通知老人的儿女并上门服务。评估过程中,评估师需要在专业的量表(团队的评估量表综合了世界各地搜集的13个成熟量表,包含望闻问切,加上研究院合作,标准化评估流程)上面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与老年人交流的内容制定护理、康复计划。制定好的计划将通过APP推送给儿女,儿女若是同意计划便可付费实施。
付费成功后,老人将得到一个平板电脑。接下来,护理人员将会持续上门服务,每一次服务前,护理人员将通过APP通知儿女和老人上门服务的时间,并沟通相关事项。
护理人员到达老人住处后,将用老人的平板电脑进行签到,开始服务。服务结束后,护理人员也要在老人的平板电脑上制定老年人下一阶段的护理、康复任务,这些任务将由老人的子女或是家里的护工完成。而且,老年人或者他身边的雇工会给出这次服务的评价,儿女会看到其父母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护理人员也会对自己的服务进行反馈,描述服务的完成度、服务情况等。
优质的护理人才是护龄家服务的核心。护龄家平台上全部的护理人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这些护士有些是护龄家与护理院校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是来自各大医院的临床在职护士。护龄家联合创始人贡丽华认为“我们需要标准化的服务,给护理人员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这样我们才能确定护理人员的服务是专业的,是值得信任的。”
上海友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为老年及智障人士提供专业服务产品民营高科技企业,是目前获得A轮融资的项目之一。
公司拥有ICP(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SP(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执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OSS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呼叫系统、通信网关以及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据了解,上海友康科技运用物联网概念和云计算技术,以客户服务和强大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与110、120等公共平台互联,整合成熟的为老服务企业,本着“救、帮、玩”的主题,采取严格规范的计算机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365天不间断的主动关爱、紧急救助、定位服务、电子围栏、代购代办、信息发布、俱乐部服务等,加入后台服务的各类组织已达500余家,内容涉及生活服务类、维修类、文化娱乐类、医疗类、法律服务类、机构养老类、教育类、就餐类、特需服务类等十大类53项服务。
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面向全市老年人提供各类有偿服务,服务能力1000万人。同时承接政府委托的各项为老服务。目前公司在线会员28万以上。
此外,友康科技采用市场化的运营手段,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让子女编辑短信即可为老人定制贴心服务。同时,友康科技承接政府委托的各项为老服务,已成功为“徐汇、闵行、黄浦、松江”量身定制符合各区政府为老工作要求和老人个性化养老需求的为老服务套餐,全面满足老人各类居家养老需求。
其旗下的颐养宝是一个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平台,一方面联系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利益方面联系各级政府组织(街道、居委)、社会公共资源(110、120等)以及服务供应商,不断整合供应商资源,构成、优化服务链,从而使老年人从四处寻找服务变成不出家门坐享主动服务。
易养APP是北京易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养科技”)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养老服务消费平台的免费应用程序。易养涵盖旅居养老,社区养老,养老产品,养老信息,医院等全方位的养老产业服务信息,项目多元,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信息一体化的老年专属、量身定制的APP。查询功能可以实时获取老人信息;在线商店可以购买各种养老产品在线下单操作简单;提醒功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吃药、体检、订单、旅居等提醒服务解决老人健忘问题。
通过易养APP,用户可以查看中国各地的养老院的详细情况,不仅仅是联系方式,易养还可以查到其他标准化的信息,如住宿的条件、护理的规格、环境的质量、硬件设施的配备、床位闲置情况以及准确的价格等。
易养科技的COO乔良曾经表示,易养APP提供的数据绝对真实,每家和易养科技合作的养老院,团队都会派员工去实地核实信息,而且团队自己制定了养老院级别评定标准,养老院不再是自己夸自己就可以,而是要根据我们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级别。
易养APP不仅提供养老院信息,为养老院查找带来便利,还能够实现在线自助下单,用户不仅可以选择就近的养老院,还可以在千里之外预定旅居地的养老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入住时间和住宿时段,还能够实现一键支付。并且老人即使自己出门家人也可以放心无忧,因为易养APP同时提供第三方的送站和接站服务。在老人旅居过程中,子女可以通过易养APP随时查看老人在养老院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血压、体重等基础数据。真正实现远程监控,一下照管四位老人的目的。
同时,易养科技在创业初期采用和养老院合作的模式,大批量长期采购养老院的床位,由此降低床位费用,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优惠。对于养老院来说,易养科技还盘活了养老院的闲置资源。
此外,在就医方面,易养APP提供完善的就医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医院预约模块,选择与疾病相应的专科医院,进一步选择专科医生。通过易养APP进行挂号预约,在约定的时间,易养将会有专人陪护老人到医院就诊,并且因为和大夫提前预约了就诊时段,病人能够更从容地就诊。就诊结束后,陪护人员还会将老人的就诊情况录入易养APP,建立并完善老人的就医档案。易养APP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从挂号到就诊再到住院治疗,甚至到复查或者二次住院,易养APP都能够无处不在地陪伴在老人身边。并且各种诊疗过程,易养APP会自动生成日程提醒,包括下次就医时间,服药情况等等。
天天陪护CEO虞乐毕业于法国电子信息工程学院,IT金融专业。曾任职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比利时DJALOG公司,有丰富的金融和IT从业经验。“天天陪护”是一款互联网陪护平台,致力于打造医疗行业的服务之道。
天天陪护是优步模式的护理解决方案,实行拍单制,用户在线上下单,天天陪护会尽快给空闲护工派单,然后响应服务,到用户家中进行护理。团队将专业化和奉献的精神传达给对方,使护理行业的职业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样会使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天天陪护的盈利模式是采用技术手段,帮助护工来管理服务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采取用户的健康大数据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
根据天天陪护团队的调研发现,目前的陪护产业存在着三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第一个缺乏标准,从陪护历史来讲,国家并没有给一个法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很多关于风险管控和保险责任方面的事情没有定论。目前的现状一般是通过卫生局进行职业工作鉴定,这样做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很多只是停留在书面,缺乏实操价值。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它是外来的劳动力,往往会呈现几个弱点:第一个是素质比较差,学历比较低,还有的护工年龄偏大,比较难管理,很多规则设想没办法具体实施,这就导致了陪护行业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用户缺少独立辨别能力,他们通常很难选择到符合自己的护理人员,同时因为从事护工人员比较少,陪护公司的利润被医院瓜分,他们没有办法把雇工的信息公布给客户选择,很多时候客户就只有被动的接受护工。
第三个原因是护工缺乏保障,在护理风险和护理事故发生之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保险公司没有专业的护理的保险,所以缺乏一个保障双方权益的机制。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天天陪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案。
团队要解决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护理人员问题,首先天天陪护建立了一个平台,汇集护理人员资源,这批人员主要来自于养老市场,其他行业里面的人群是很有限的。然后就是通过严格筛选来确认服务资格,第一个是健康的体检,第二个是心理的测评,第三个是专业的考试:这样做可以使团队保留下来的护理团队更有爱心,更有激情以及更有专业知识。
随后团队会通过培训使护工们在专业上有所提升,同时更重要的是将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的服务理念植入到员工的心灵当中,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把自己奉献到工作事业中去。
第二个方面就是引进国际体系来打造模式,在医疗方面,通过日本和美国的健全体系,提升团队的服务质量。
第三个方面则是风险管控。天天陪护团队主要是做事故前和事故后的管控,首先对客户的详细健康资料进行检测,来确定他是否能满足接受护理标准,随后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通过互联网和IT智能的手段进行管控,使护理风险降低。最后,如果事故还是发生了,团队会加强事后不就的措施,通过保险或者基金来让护理达到保障,对产生事故用户提供一些补偿。
养老产业的痛点之一即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可是,目前的现实境况是,可用来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家用医疗器械普及率较低,没有现实数据上线汇集,健康管理的模式更多停留在通过社区门诊或医院体检获得的健康数据。
“互联网+”东风之下,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将辅助养老产业中的远程医疗服务、云智慧处理中心等领域,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符合老年群体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流行也将成为数据获取的强大手段。
而麦麦养老就是一个通过智能硬件收集老人健康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老人进行健康管理的团队。
麦麦养老于2015年6月获北京同渡创投千万级天使轮投资,资金将用于团队招募、产品研发以及设立北京、上海子公司。
麦麦养老主要分为2B和2C两部分产品策略。
在产品2B的策略上,麦麦养老的核心为健康云,其中老人终端由老人智能手环、智能网关、智能床垫构成,护士终端由护士智能手环、智能网关、护士PAD、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智能体重计构成,子女终端为手机微信应用,管理平台为Web应用。
其中,所有的硬件(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血药计血糖仪等)都是帮助健康云收集数据的渠道和来源,收集到的数据目前应用在:跌倒报警、走失报警、夜间离床未归报警、电子健康档案等上。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为准确地应用在老人身体指标预警、常规健康管理、乃至未来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之中。
而2C策略上,麦麦养老则推出了“好用的父母手机桌面”,即小麦桌面,针对老龄手机用户痛点,整合部分2B业务,构建父母健康管理助手,做父母的医疗助手。麦麦养老将软硬件结合,两套策略相辅相成,最终为老龄用户提供全面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据了解,麦麦养老此前已经与万科、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等国内外大型养老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万科幸福家、橡树会等项目上开展了深度合作。此外,麦麦养老解决方案也获得了产业巨头复星地产的高度关注,双方正在加快探索深度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