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专家乌丹星的精彩发言整理如下:
市场性、规模性、竞争性和盈利性是一般产业的共性,而养老产业的特殊性是横跨了一二三四产业,是以特殊人群为指标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产业维度。群体性、微利性、缓慢性、公益性等等都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像IT、汽车行业一样翻江倒海的就来了。
对养老产业的划分正像刚才蛋壳研究院报告里面所讲,可以划分为医疗服务、教育、地产、保险服务、美容咨询等子行业。这些子行业存在一定的上下游关系,企业发展一定是从上游启动的,包括老年的金融,保险,投资。未来的盈利模式问题还是要从上边启动来解决,换句话说重资产一定要用重资产的方式解决,轻资产一定要用轻资产的模式解决,不能让轻资产背重资产,这是我们过去吸取的教训。下边是内容,上边是重要的投资,中间是实体,在这样一个产业关系上,现在缺上边,就等于现在没有盈利模式。现在整个商业模式是不清晰的或者说走进一个比较大的误区,是因为始终把轻重资产混在了一起。
养老地产有非常典型的生态链,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它们之间有五种模式。投资和运营结合起来让中间开发商做定制,是最正确的组合。也就是说不要一个人从头到尾都去做,完全没有必要。
老年服务意识是非常典型的劳动力生态链,从人才培养使用到下游的人才聚集,不光学历教育还有非学历教育,目前产业还没有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
医改是专业资源的生态链,前端没有病的时候健康管理,发生问题急性医疗,术后康复和护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清楚。说投医疗,是不是要投医院?中国有多少人还能投医院?还能在市场上和公立医院如何抗衡呢?我们对这些问题有非常大的问号。
我认为健康产业应该集中做一端,要么前端,要么后端。中间因为其高投入、高成本、回报周期和对人才的高要求,其实不应该去做。康复护理可以独立做,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板块。还有很重要的概念,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的板块需要自己打造,以为医生、护士没有人帮忙做这件事。
做养老需要有四种视野:全球、中国、企业、百姓。
必须知道发达国家怎么走过来的,中国的宏观环境、企业和百姓是怎么想的。在做养老这个过程中,第一阶段政府主导,第二阶段政府+企业,第三阶段企业主导,实际上我们中国处在第二阶段。
国外的主要社会化养老模式,基本上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北欧福利型,基本特征是政府出钱,社会组织出力;二是美国市场化,特点是政府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只负责维持秩序,谁有本事谁做,哪个产业、哪个点都可以做,自发的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产业链的构建。
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因其人口总量多等特殊性,全世界任何一个单一模式都无法往中国套。我们建议商业运作学美国,长期照护保险学德国,辅具用品智能化学日本,照护体系学台湾,专业人才学澳大利亚,这些拼到一起的项目就会比较符合中国现实。
首先政府部门关系。关于医养结合,谁能把这两个部门弄到一起,让他们在利益、权益、责任、资金上可以很好的划分,这是比较头疼的事情。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基本、大众化、单位养老,家庭养老是过去的市场格局。现在市场格局是政府主管10%,剩下90%交给市场,市场能不能承接是现在很重要的问题。从老龄事业走向老龄产业,从政府大包大揽给向市场,市场能接吗?
盈利和非盈利之间的关系。过去保基本的福利性在上面切去一刀,现在又在产业下面又切一刀,中间只剩下非盈利。福利性、非营利性、盈利性,这三种体制的划分是一个历史遗留物,怎么界定、怎么鼓励、怎么评价、怎么监管对政府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认为未来应该取消这些划分,以最佳性价比、社会福祉,社会享受到同样的服务为基准的社会福祉服务。做这件事的企业就叫做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和一般企业区别就是一般企业以盈利为最大的目的,而社会企业不是。
人才培养的问题。企业战略最核心的是用人成本的固化以及内部横向资源的共享,这是最重要的。养老能否成为一个职业,这是一个挑战,如果是一个职业,养老产业就有希望,未来不断扩大社工、家政、低龄老人进入长照体系是我们的方向。所以国家提出了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社区、社会主义、社工三社联动将是今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20年是中国养老产业非常好的机会,现在“十二五”跑马圈地,大兴土木,“十三五”培养人才,十四五黑马杀出,“十五五”稳步有序,一定是先城市后农村、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先鼓励后打压。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是路还很长、很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