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以前,我带着外行颠覆内行的目标,从黑石集团私募基金离职并联合创办了顾连医疗,毅然投身到了康复医疗行业。作为一个康复平台,顾连从创立伊始就确定了“以康复医疗服务为切入点,涵盖培训、社区、居家、远程康复等业务”的发展方向。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们的首家康复医院预计2017年春正式运营,共设约200张床位,落地于成都市主城区的国际医疗中心。
两年过去,“颠覆行业”一词我已不敢挂在嘴边,更多是在医院的筹备中、在几乎每天与医疗人、康复人的交流中,不断学习、积累、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中已被“颠覆”:我在创业者、医疗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前投资人等多重身份中,逐渐找到平衡,且体会颇多。
我粗略筛选了一下,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被问过最多的问题,除了“Why Rehabilitation?”之外,就是“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金融这个最注重回报空间与退出时间的行业从业者来说,为什么没有选择互联网创业或其他扩张更快的康复项目,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如此“重”、“慢”且“传统”的商业模式——用举办一家实体医院来切入康复市场?”
我的答案是:选择首先建立康复医院来切入市场,主要需要考虑康复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位点和现状。
自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部分现代康复治疗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康复在中国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但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甚至是“朦胧期”。虽然每年有大量新增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心脑血管、脊髓损伤、骨折等疾病,且老年康复需求也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驱动明显上升,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得到专业便捷的康复治疗并不容易。面对巨大的康复需求,全国康复医疗资源却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康复医院与床位、康复专业人才的短缺、综合医院转诊通道不健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限制等等,都是康复医学目前面临的困难。
以顾连康复医院所在地四川地区为例,我们预计2025年以前,四川年康复总需求将达到每年25万~45万人次,而四川目前康复总床位数仅有5,500张左右,并且其中只有少数床位能够提供现代康复治疗。保守估计,这些床位每年只能供给几万人进行康复治疗,这与四川巨大的潜在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巨大的供需不平表象下,是中国整体医疗市场仍处于解决临床优质医疗资源紧张的阶段。换言之,大众仍处于“活下来”的阶段,“活得好”的概念还在萌芽破土的边缘。鉴于此,我们认为建立大众对康复的概念,为患者提供最基本的优质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是康复生态圈建立的基础。这相较于以互联网等模式提高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感受和效率,在现阶段要重要得多。
我们第一步是以康复医院作为载体提供康复治疗服务,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选择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病情普遍较重,多为术后,或需要高强度住院康复。所以无论是从患者需求(刚需)还是渠道(一般首先在综合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来看,康复医院都可以更快速地建立稳定的病源基础。相反,在康复意识尚未广泛建立时,如果撒网于渠道分散且病症较轻的非住院市场,虽然前期投资更小、可扩张性更大,但一味求“快”、求“轻”,效果却未必会好。
在搭建顾连的康复平台时,康复医院是医疗资源中心和运营的核心。从治疗患者的角度,康复医院将为亚急性期患者提供高强度的康复治疗;从人才积累的角度,康复医院是医疗技术的大本营和人才培训基地,为未来更多的康复医院、门诊连锁提供人才供给和培训基地;从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的角度,康复医院的体量可以支撑建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以康复医院切入,不代表不想发展可复制、可扩张的商业模式,而是先打好基础,在教育市场的过程中,等待市场爆发。虽然刚需患者数量庞大、康复需求高,是康复医院初期主要的目标病源,但除这部分患者以外,还有大量没有住院需求或手术指征的患者,如部分骨骼肌肉、疼痛、心肺以及慢性疾病患者。这部分人群基数较为庞大,且有切实的高频次康复需求,可以进行长期的治疗,如康复门诊治疗、心肺康复健康管理等。
在最终决定“第一步以康复医院切入市场,未来其他衍生业务配合”的方向之前,我们前期对康复医院、康复门诊连锁、远程康复、康复设备等不同模式都做了一些思考。这里就以门诊连锁和心肺康复健康管理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简单分析:
以康复门诊连锁为例,目前常见的康复门诊规模多在200~500平米,配备现代康复设备,定位为医院配套(而非社区诊所业态),覆盖多个社区,次均收费偏中高水平,在100~300元之间,主要针对骨骼肌肉、运动损伤和疼痛康复的患者。目前此类型的康复门诊主要面临三个问题:
技术力量:专业的高年资现代康复治疗师是康复门诊技术力量的保证。而康复门诊由于其单体规模小,并不能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很难吸引到高水平人才的加入,除非发起者本身就是专业技术人员。
品牌的建立:好的品牌与口碑可以带来长期持续的病源,甚至可以扩大门诊的覆盖半径。在康复市场发展初期,大众需要可信赖的机构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引导他们进行康复治疗,此时以较小型的门诊连锁为基础建立品牌比较困难,推广康复的效率也比较低。
持续稳定病源:目前接受康复治疗的人群病情普遍偏重,他们在功能恢复前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康复训练,这部分人群大都会选择住院治疗1~3个月。相反,康复诊所面向的是消费水平较高、病症较轻的自主康复患者(即主动选择进行康复)。这部分患者如选择到门诊接受康复治疗,一种是因为本身对康复有一定了解,明白自己需要康复,另一种则是在合适的渠道经历了教育过程,被导入门诊进行治疗。中国市场要发展到积累大量自主康复患者还需时日,目前这样的人群仍然有限,特别是体量较小的门诊,更难有直接渠道可以有效率地接触到这部分人群。
相较直接以扩张速度更快的康复门诊连锁切入康复市场,我们认为医院+门诊的模式更适合目前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1)康复医院本身即拥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团队和技术力量,可以为高水平医疗人员提供职业发展平台,这些人才可以高低年资搭配,以轮换的形式到各门诊坐诊、治疗;2)医院作为人才培育中心,可以大量为门诊连锁提供新的人才资源;3)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或康复门诊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康复医院可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收治有住院需求的患者;4)康复医院的体量适宜建立品牌,形成口碑;5)康复医院面向的患者群体渠道更加直接,有强烈康复需求,可建立病源基础。
心肺康复的健康管理则是以“远程监测+长期慢病管理”模式切入市场的例子,其面临门诊连锁相似的市场问题。心脏康复适用于几乎所有心脏病患者,其中大部分病人住院需求较小,亚急性期后很快便可以出院,但他们对康复需求却是长期的,且坚持进行心肺康复训练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呼吸康复的适应症也很广泛,包括COPD、神经肌肉及脊髓疾患、开胸术围手术期的肺功能康复等。
心肺康复健康管理的市场如此巨大,现今远程监测技术业已成熟,那市场的困难究竟在哪里?答案很简单,不管是远程监测也好,定期心肺康复评估与训练也好,都需要患者有足够的康复意识才能广泛开展。所以第一步,可以先在康复医院设立心肺康复科室作为开始。心肺康复科与各大医院相关临床科室开展技术合作,从10张、20张床位开始慢慢发展、逐渐摸索,收治需要住院治疗的心肺康复适应症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他们灌输正确的长期管理理念,切实让患者感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出院后,对于接受这个概念的患者,则可以继续提供长期心肺健康监测与管理。这样的切入点相较于直接大规模在市场投放可穿戴心肺监测设备来说,看起来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却是稳健的一步,很可能还会成为未来大规模发展心肺康复健康管理的一大步。
我认为,传统医疗模式与新医疗并不对立,以传统医院业态切入,在合适的时机配合发展嫁接新医疗模式,或许能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走的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