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机构和床位的供不应求,令这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引来无数掘金者,从专业的康复中心,到创新的康复器械,成为一个个创业和投资热点。加佳康创始人林旭曾有过多年康复器械经营经历,他希望以智能康复设备为切入点,打造一站式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加佳康创始人林旭
在采访加佳康创始人林旭时,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为第一个话题,这一灾难性事件已经成为加速中国康复医疗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康复医疗发展史,我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一批医生赴日本学习专业康复医疗才算真正起步,国内第一个康复医学科就是1984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建科。
但是,康复医疗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发展缓慢。直到 汶川地震导致康复医疗需求突然的集中爆发,最终引起国家对康复医院的特别重视,卫生部随即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里面专门提到两个重点:一是康复医院的建设,二是分级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激励部分二级医院或者企业医院转型康复医院,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康复医院。
即便有最近几年的发力,康复医疗机构和床位还是严重供不应求。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0余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仅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又仅一半设有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康复编制床位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1.18%。以上海为例,每60个需要康复的病人中,只有1人能住院接受康复治疗。
从市场规模来看,更能感觉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更能反映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美国康复医疗市场(含长期护理)规模已超2000亿美元——人均约800美元;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现阶段仅200亿元——人均仅约15元人民币。
智能设备驱动康复医疗家居化
康复医疗的市场潜力勿庸置疑,但是,如何切分这个市场也有诸多不同的角度。
与眼下大热的分级诊疗类似,康复医疗也有着清晰的层级划分。急性临床康复期多大三级医院,但在病情稳定后,患者应该尽快转移到二级医院或专业康复医院,乃至护理之家、社区卫生中心和家庭等长期康复服务场景。
中国康复医疗体系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不同层级的康复需求代表着不一样的创业机会。目前,资本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等玩家,更多是选择开设专业的康复中心等重资产模式来抢占康复医疗市场,比如天士力等等。当然,一些收购综合医院的资本,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康复市场。
但是,对于诸多初创公司而言,如何利用智能硬件、互联网医疗的特性与优势,瞄准社区、家庭康复市场,是一个投入更小、更能承受的切入点。
林旭表示,80%临床治疗之后都存在康复需求,除了大众熟知的外伤或者中风等重症患者之外,还有很多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也存在康复需求,这其中还涉及到大量的康复患者教育。
林旭2008年从加拿大取工商管理和心理学的双学位后回国,先在康复医疗器械公司江苏天瑞工作,其后又成为江苏天瑞在广东地区的代理商。多年的康复行业经验,令林旭看到了康复医疗的巨大市场,如何对种类繁多的康复需求进行梳理,分离出适合在家庭场景进行的康复需求,是林旭在2012年创办加佳康的初衷。
加佳康产品研发团队用了两年多时间,开发了一款智能家居康复设备——酷宝智能脉冲仪。
这款设备专门针对年轻人群体的软组织损伤,具体诸如关节扭伤、肌肉酸痛、炎症等,而且具备损伤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而在传统模式下,损伤一般由医生诊断,设备只有治疗功能。所以,家用医疗器械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弥补用户与医生、康复治疗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让用户能够正确的使用器械,以保证治疗效果。
林旭给动脉网记者试用了设备,在下载了酷宝APP并与设备关联后,只需要按照APP指引来操作设备,先是利用探头精准的找到损伤部位,之后再用电级片贴在损伤部位进行治疗。简单的两个步骤,指导用户自主完成了诊断和治疗两件事情,让酷宝发挥出了医疗级设备的疗效。
据林旭透露,脉冲仪主要包括二项核心机理,一是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像送入一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和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完成诊断程序。
而自适应式神经电位刺激疗法,其特点是向人体输出一种90HZ—100HZ之间的双向正旋不对称震荡脉冲,这个脉冲的形状与人体神经电信号的的外形高度相似,因此可以更好地激活外周神经感受器,从而实现较佳的治疗效果。
加佳康的研发团队包括来自华为和BAT的资深技术人员,首席科学家胡一丹为中山大学康复医学系研究生,曾三次参与国家级课题,发过2篇SCI论文。
酷宝脉冲仪临床疗效研究对比
据林旭透露,酷宝脉冲仪自2016年1月上市以来,目前销量已经上万台。日活跃用户超过20%。在7月底,加佳康还将对酷宝产品进行升级,增加健身、治疗失眠等功能。
公司也已经在拓展保险、健身房等多种渠道,比如与互联网保险定制服务商悟空保合作,将推出相关保险产品;此外,也在与康复诊所“轻松侠”合作,将推出专业康复课程。
家居式康复设备的空间
现有传统的康复服务模式,多以康复机构为核心,依赖于医生、康复治疗师和专业设备来提供康复服务。
这一模式有三个比较大的痛点,时间成本太高、治疗费用太高,以及难以坚持从而导致康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因素也明显限制了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
如果将医院的康复医学完整地移植到家庭场景中,让所有人都可以很方便的享受到专业康复医疗服务,如此,康复医疗市场的潜力有望被彻底激发。
而加佳康则希望利用脉冲仪这类智能康复设备,将医疗流程中的部分行为转移到患者自主完成,降低对专业人士的数量要求。而软件化的数据采集流程,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分析模型,让康复治疗更加标准化,最后,远程端的医生可以通过对数据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得出诊断结论,输入治疗处方,让患者在自己家中进行治疗,通过医疗设备家用化、专业技能普及化、行业标准数据化和康复服务远程化,进而构建一站式居家康复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据林旭透露,加佳康正在与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提供数千组佳加康用户康复数据,开展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研究。而这种大样本数据,要靠传统的手工采集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康复医疗市场也正迎来诸多利好政策。2016年3月,卫计委联合5部门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今年6月30日前,在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9项医疗康复项目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