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旅游消费新时代的到来,中国邮轮旅游迅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邮轮旅游人次年平均增速超过30%,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出游方式之一。国外的邮轮巨头不断调新船进入中国,中国也成为世界邮轮旅游的战略新兴市场。
人多了,船多了,是否就意味着中国邮轮产业的强大呢?面对邮轮旅游的爆发式增长,我们还需要做怎样的布局和规划呢?
“丰富的低端旅游产品供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高质量的出游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认为,“中国旅游发展需要在供给侧改革方面下力气,尤其在提供新产品上下功夫。推动邮轮产业,可以作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如何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这是张学武委员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两会,他带来了一份很有分量的提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民族邮轮产业》。为了写好这份提案,张学斌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分析。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邮轮总航次约为825次,同比大增31.2%,邮轮出游人次达369.9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中国邮轮旅游将达500万人次,2030年将达1000万人次,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和撬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邮轮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制度保障,因此应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一套与我国邮轮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邮轮行业依法规范发展。”张学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包括降低油轮进口关税以及为国内邮轮制造企业提供注册资本金支持及税收减免、低息政策性贷款等优惠。”此外,张学武还表示,邮轮旅游不同于传统两地旅客运输,多为闭合循环航线,发运港多为终到港。结合假期短等特点,开辟2-4天行程的无目的地邮轮旅游航线已成为国际邮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国内受传统客运管理思维影响,无目的地航线始终未能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邮轮产品的设计,也无法对国内各港口新建的邮轮码头进行有效串联,未来应逐步放开邮轮无目的地航线。
“任何产业的初期发展都很难,但我们还应坚定不移地去做。”张学武说,“2016年12月,港中旅开通了三亚到西沙的南海之梦邮轮,这是一个格外有意义的邮轮之旅。”他表示,未来中国旅游集团还将与招商局、中船工业等央企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在本土邮轮制造、邮轮运营等方面加强合作。“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拥有至少五条邮轮的邮轮企业,引领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打造本土邮轮第一民族品牌,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表示,相较于邮轮旅游的日益壮大,我国邮轮产业的短板却十分明显,大多停留在承接国外邮轮港口服务方面,在政策配套、邮轮设计制造、公司运营、旅游消费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邮轮的购入规范,沿袭的是针对货轮的进口管理办法,这意味着船龄超过10年的船只不能购入中国,而运行8-10年的邮轮刚刚进入黄金期,建议将进口邮轮船龄限制增加8-10年。”夏先鹏说,“我国作为造船大国,2014年完成建造载重吨占全球47.1%,但是在邮轮制造技术和船体的内装方面几乎一片空白。”
此外,邮轮运营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也是我国邮轮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目前全球邮轮运营80%以上的市场被美国皇家加勒比、嘉年华和香港云顶三家集团瓜分。我国运营的12艘邮轮整体运力只有外资的18.27%。”夏先鹏介绍道。
“邮轮母港能为邮轮经济提供综合性服务,经济效益是停靠港的10倍以上。全球可供停靠邮轮的码头有900多个,但真正成为邮轮母港的仅有14个,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欧洲。在我国,目前除上海吴淞港占全国邮轮旅客量71.9%,能维持盈利外,其余邮轮母港均处于亏损状态。”夏先鹏说。
为此,他建议,首先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进一步制定包括邮轮设计制造、邮轮经营、邮轮码头配套建设的相关发展规划,逐步健全邮轮制造的产业链。此外,要积极培育消费市场。一方面要向外国游客进行营销宣传,在航线中增加中国元素和地方特色,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旅客入境旅游;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内游客的邮轮旅游宣传,让他们了解、接受,并加入邮轮旅游的行列。
同时,他指出,还要加强港口供给、保养等综合服务;加强口岸查验部门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旅客提供旅游、观光、购物、餐饮等服务。最后,夏先鹏表示,要重点培养包括船舶工程技术、港口管理服务、船舶代理、旅游管理、邮轮管理和操作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在引进国外高级邮轮管理人才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储备邮轮专业人才。
“原来坐国际邮轮,鲜少看到中国游客,而近年来已经比比皆是了。”喜欢邮轮旅行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国泰航空旅游业与香港事务原总经理杨孝华表示,邮轮旅行正在成为寻常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他在欣喜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忧虑。杨孝华坦言,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加,邮轮之旅也遇到一些尴尬。“很多中国游客喜欢抽烟,认为关起房门就是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无视了邮轮房间内禁烟的规矩,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的游客虽在甲板上吸烟,但由于习惯使然,随手就把烟蒂抛向大海,引来旁边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些游客把洗过的衣服晾在房门外面的走廊里、穿着睡衣在公共场合闲逛……”比起出境旅游,邮轮旅游的礼仪更为讲究,比如在船长晚宴中应着正装或礼服,又会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跟各国游客一起进餐、社交、参与派对活动,因为在邮轮上有更多机会与外国游客接触,所以每个中国人都等同于国家的形象大使,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此外,在遇到台风或其他天气等不可抗力原因,船长秉承“生命权高于一切”原则,更改停靠港口、调整航线在航行中很常见,也属于国际邮轮行业通行做法,却引来不少国内游客的维权,在他们看来,写入旅行合同的停靠地怎能说改就改?
“作为新兴旅游方式,邮轮的国际惯例、邮轮即目的地的消费理念,及各种邮轮文化正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但更需要持续深入的市场培育与消费者教育。”杨孝华说,早在2006年,国家旅游局就联合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就各方面的文明行为作出了全面的规范。但十年过去了,中国公民出游的形式与频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邮轮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兴起,《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也需要更新。
“现在很多内地旅行社都会向出境游客说明所到国家的风俗习惯,同时告知游客在出入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对境外旅游的文明礼仪介绍不够,特别是邮轮这种新兴旅游方式上的礼仪就更为少了。”因此,杨孝华建议,旅行社应该在出行前有针对性地向游客进行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礼仪宣传,以提高中国公民整体的国民素质,塑造旅游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