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的持续火爆,使得各地掀起了一股民俗村的建设高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在陕西省模仿袁家村的就有近七、八十家。而放眼全国,诸如此类的民俗村更是不在少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的民俗村都是由商业资本在运作,并且除了小吃以外缺乏主业支撑的弊病也正在逐渐显现。
无独有偶,近期就有媒体报道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出现大量店铺关门、体验项目几乎只有小吃等问题。事实上这并不是白鹿原民俗村第一次被报道出现问题,此前其就因违法占地、同质化现象严重等被公众所注意。
一个事实是,随着民俗村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问题也逐渐开始显现,像富平何仙坊民俗村、咸阳市张家窑生态民俗村以及和袁家村同是位于礼泉县的东黄小镇、官厅村等,此前也被媒体报道出现过土地纠纷、商铺关门、游客不去等各种问题。
不可否认,以民俗村为代表的乡创项目在拉升地区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跟风——只要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被挖掘出,与之而来的大肆模仿便会接踵而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就像袁家村,这个凭借独具特色关中小吃的村子,在其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第一红”后,日接待游客就达到了18万。并引发了不少地方大肆模仿,有甚者连厕所名都照抄照搬。
此前曾有媒体做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一些项目已经死掉了,有的虽然还勉强活着,但其人流也非常有限,仅在周末和节假日。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注意,许多新项目还是在盲目的复制。而这带来的不仅是巨资打造的乡创项目沦为空城的尴尬现象,更严重的是资源、资金的浪费。
许多民俗村盲目复制袁家村的模式,其实只是只徒有外形,并没有抓住核心的东西。以为开几条小吃街就叫民俗村,就能成功,事实上并不尽然。对于消费者而言,花上几个小时,不仅是为了吃上一顿或几顿当地的特色小吃(先不说小吃是否正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验当地的民俗。
特色小吃是民俗里的重头戏,这无可否认,但如果把它看做是民俗村的全部戏码,这就彻底看低了民俗村的业态和本质。如果消费者只是单纯的为了吃特色小吃,那街头的小店岂不是更具性价比?既不用在路上花费大把的时间,也不用来来回回的折腾。
事实上,消费者到民俗村的一个重要目的还有“游”,但如何游,怎么游这里面显然还有更大的文章需要做。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出差异。和自然景观本身就具备差异性不同,民俗村作为人文性的景观显然做起来难度也会更大。所以,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跟当地的特色文化、习俗、民俗进行结合,充分的展现出当地特色。
观察袁家村就会发现,其跟商业资本来运营的一个重要不同就是——袁家村有当地的居民。而当地人在此生活,不仅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在地特色,而且在景区消费信任度缺失的大环境下,还能给游客营造良好的信任体系。袁家村的郭书记说,袁家村无论做什么,最后都是以“来不来人”为核心,游客会不会为袁家村买单为前提。
不同于纯粹的商业资本,袁家村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而这也就决定了其并不像其他的民俗村把商铺佣金作为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袁家村已经形成了豆腐、酸奶、醪糟、辣子、醋、粉条、菜籽油等作坊和小吃街等股份合作社,并且均由村委会下属公司进行经营。以实现村民共同致富为目的,小吃街合作社每户按照3:7,4:6,7:3等分配比率,根据收益情况进行利润分成,收益高的比率降低,收益低的比率增大,不挣钱却又是小吃街必备的品类合作社给予补贴,最低保障以家庭为单位每年8——10万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袁家村经营的商户还必须使用各作坊合作社生产的面粉、油、醋等农副产品,并由村委会进行监督。相比于其他民俗村,袁家村虽然也在小吃上发力,但其却又不仅仅只是赚取食材的加工费,而是又延伸了产业链条,做到了利润的进一步扩大。
而业态低端化,只有小吃支撑的民俗村,无疑就很难具有竞争力。所以,找到契合地域特色的主业支撑,也是当前各类缺乏主业的民俗村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其后续发展显然也就缺失了重要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不根据当地的特色,盲目的照抄照搬,显然又会落入同质化的怪圈。因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定位不准,胡乱开店,浪费了资源、资金不说,最终还会影响整个民俗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