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软对搜索引擎Bing的页面和Logo进行了修改,同时,推出了两个全新的功能——Glance和Page Zero。
由于与Facebook以及Twitter的合作,Bing的用户可以通过关联账户来让Bing获取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的社交关系链、个人动态等内容,他们将帮助用户实现更为个性化的搜索。例如,当用户用Bing搜索“California State Route 1”这条高速公路时,除了这条高速公路的地图、长度、节点城市等主要信息外,Bing还提供了同样搜索这条公路的用户、Facebook上发表过和其相关内容的用户以及图片信息。
以上我描述的便是Glance功能,它实际上就是Bing在对Facebook和Twitter进行两个社交网络进行垂直化搜索的尝试,并将他们整合到Bing的搜索结果中来。而与Glance相比,Page Zero则显得更加重要。
Bing在官方博客上对Page Zero做了详细的描述,在他们看来,当今的搜索引擎体验并不好——用户输入关键字,点击搜索,在搜索页面中浏览索引,进入网页查看内容,如果内容不符合用户的预期,他们还需要重复这一操作,所以Bing希望帮助用户简化这一步骤。简化的方法实际上和Google等搜索引擎当今不断强调的“实体化搜索”类似,即利用机器去理解和揣测用户的搜索意图,然后反馈给用户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是地图、酒店预订信息、人物介绍或是商品信息……
不过,与Google不同的是,Bing的“实体化搜索”并不需要用户点击搜索后才显示,而是当用户输入关键字时,就展现在了Bing搜索框的一侧,例如,当你搜索“San Francisco Giants”(旧金山当地的棒球队)时,并除了会猜测你可能要搜索的关键字补全信息外,还会将San Francisco Giants的球队介绍、图片、票务信息和得分显示在搜索框的右侧;当你搜索“amazon”时,右侧则会直接显示书籍、音乐、电影等亚马逊的购买通道……
所以,Bing的Page Zero看上去就是“关键字补全”的实体化扩充——以往,当我们在搜索框输入关键字时,搜索引擎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可能搜索的关键字内容,方便用户有效组织自己的搜索语句,实现快速查找。如今,Page Zero就把这些关键字直接转化成了与关键字对应的结构化模块。
在这背后,除了在自然语言上的探索外,还有Bing在结构化数据上的构建(类似于Google的知识图谱),他们将人物、动物、问答、社交网络、地标、湖泊、山脉、垂直网站的内容都进行了构建,这样,当用户在输入关键字时,Bing就能很快地将一个全方位的搜索框架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提高搜索效率。
如今,Bing已经和Facebool、Twitter、Foursquare、Pinterest都展开合作,其自身加上使用其搜索技术的雅虎,基本也占据了美国除Google外的大部分市场,看上去,微软正在走出Google的阴影,希望用产品和体验上的创新来赢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