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巴理论说,一个人只能顾得上150个朋友,多了就不免顾不上了。如果你有150个朋友,算上他们的朋友。上限就是150x150=22500。分类网站相比,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朋友和他们的朋友提供所有的服务。但是你或许也没有需要所有的服务。你或许要多拓展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搭建起来的一个网络,是你更加信任的网络,都不是一次性买卖的。
我们需要朋友,这点毋庸置疑。特别是当我们要做一些决定时,比如说买个东西。我们除了会看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并且百度或者Google一下,我们还是会想要听下朋友的意见,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哥们,但也可能只是网上某个网友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1.我们不是什么东西都懂。即使懂点,也总觉得不够。
2.我们缺乏自信。所以想听到告诉我们做什么决定。
3.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
总之一点,我们人性懒惰又不爱承担责任。这点跟我们勤劳努力是不矛盾的。一个是你的意愿和潜意识,一个则是你的实际表现。要不怎么说好习惯不好养成,坏习惯却容易侵袭呢。
群居是为了互相有个依靠,人多力量大点。但是也养成了互相依赖。不是说依赖就不好,何况术业有专攻。专注不是一朝一日能成正果的。所以当你要买个手机时,问下你身边懂手机的朋友再正常不过了。不过不是每个人的朋友都懂手机,可能你的朋友就都不懂。但是你相信你的朋友,所以你还是会问的,对吧。比如说你们一起去手机店了。卖手机的说了一通,你可能还是征询你朋友的意见。因为相比陌生人,你朋友更容易站在你的立场出发。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你问你朋友说要买手机。你朋友说他不懂,但是他有个朋友懂。于是他让他朋友给了意见。或者说他有个朋友在卖,于是你跟他一起到他朋友那买。此前,你可能会问你朋友说他这个朋友靠谱吗?你朋友说靠谱,那么你可能不止从你朋友的朋友那里买了手机,你还和他成了朋友。这样下次你的另外一个朋友要买手机,你可能还带他去买了。
这就是朋友的朋友。一个朋友是一个节点,多一个朋友就会有更多节点。邓巴理论说,一个人只能顾得上150个朋友,多了就不免顾不上了。私密社交应用Path依此设置了每个人好友数量的上限:150。如果你有150个朋友,算上他们的朋友。上限就是150x150=22500。其实也是很大的一个数量。这么个数量里,提供你足够多的建议做决定了,甚至可以提供服务给你了。想下,去好朋友的好朋友那里买东西,多少安心不少吧。向他那里买个二手iPhone 4S也靠谱些吧,买台二手车呢,感觉也不错。
算下我们每个人从小时候一起玩的到上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同学,也就不少人了。越早认识的人,还相对越纯真可靠。可是,真正联系的就那么几个人。不是偶尔知道,还真没会去那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那里买东西呢。这么就没联系了,去了买靠谱吗。不知道他人变没变。谁能告诉咱呢?
我们来看下微信。你微信里现在是否有一些是很少聊的,但是你会看他在朋友圈里嗮的照片,知道他的一些活动呢。如果他某天在里面说要出手个手机,你一看价钱合适,正好需要。你很有可能找他收了,是吧。
想下分类信息网站,像58同城。里面列出了各种服务。比如你要搬家,于是就去找,然后看价钱,看评论,接着联系商家。再想下,如果有这样一个网站,列出你朋友和他们的朋友能提供的服务,比如正好你朋友的朋友提供搬家服务,明码标价,而这个网站还顺便告诉你市场价是多少。你觉得呢?你可能还可以问下你朋友。然后决定用不用。再比如说,你看到你朋友推荐了某个搬家公司的服务。你会怎么选呢。你可能本来要问的,现在问之前你就知道了。而当你用了你朋友的朋友的服务后,觉得好,推荐了下,你的朋友们可 以看到了。当他们有需要时呢?他们会怎么做。
和分类网站相比,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朋友和他们的朋友提供所有的服务。但是你或许也没有需要所有的服务。你或许要多拓展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搭建起来的一个网络,是你更加信任的网络,都不是一次性买卖的。
这是一个社交电子商务?社交O2O?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是这样吗?都说出门靠朋友,在家也可以靠朋友,多个能提供服务的朋友的朋友,比如律师。其实是不错的。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