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京东正式推出旗下即时通讯客户端“咚咚”。这款由京东市场部主导推出的产品在初始形态上像极了阿里旺旺——一个供用户与商户客服沟通的平台。不过实际上,至少在京东的眼中,“咚咚”被寄托了更丰富的价值:客服平台、企业内部通讯平台以及IM应用软件。
首先,客服平台是“咚咚”当前最重要的使命。不过整体而言,它的使用价值似乎及不上阿里旺旺——区别于淘宝,京东走的是相同的B2C模式,其主要商品的供销靠自营渠道,商品本身是都是标准化的,没有多少差异。商品介绍页一般都提供了大部分的信息,加上用户的评价和留言,像亚马逊一样,这些内容模式足以支撑用户的整个购买行为。而且,在京东的自营商品页面上,也没有“咚咚”的入口。
另一方面,阿里旺旺可以让商户和卖家直接能够产生一些自由沟通,来促使交易行为的达成和改变,例如议价、发货时间、预订、活动及上新通知、退换货、商议退款金额等。这些随机发生的,无法标准化动作是阿里旺旺上最多的内容,而对由于京东本身模式的制约,使得其缺乏如此大的弹性和自由度。
此外,阿里旺旺的聊天记录还是卖家和买家解决纠纷的参考依据,这一点对于京东而言也没有多大用处。
“咚咚”的第二个价值就是企业内部通讯平台。在2013年8月26日,京东今京东发布内部邮件,称为更好地保护公司、用户和合作伙伴的信息安全,使用IM工具时只能选择易信,不能再使用其他的移动通讯工具,并强制解散所有微信群。其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们对“微信”在隐私上的不信任。而“咚咚”的出现就能够承载起阿里旺旺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作用——一个私有的企业通讯工具,当然,它的服务对象除了京东的3万员工外,还有它近4万的合作伙伴。
最后,不久后将推出移动版的“咚咚”是否有可能成为一款京东主推的泛社交IM应用?
如果我们看看京东近期的动作,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京东在不久前拿到了虚拟运营商牌照。目前的经营范围包含40多个城市的电信合作以及30多个城市的联通合作。这么一来,他们就可以像来往、易信那样,为用户推出“咚咚”的免流量套餐,或是灵活的搭配其他的打包服务来推广这款产品。
此外,作为虚拟运营商,京东的另一个动作就是推出“JDPhone”合约机项目,作为一个集在线硬件销售渠道和虚拟运营商为一体的平台,京东可以利用一些合约去扩大其硬件销售,而合约机也是定制应用和服务的一个推广渠道,“咚咚”也在此列。
不过,“咚咚”作为泛IM应用是否能够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并且我对其并不看好。类比阿里旺旺,由于初始阶段是基于买卖双方的弱关系,只能形成一个基于卖家和买家的小圈子,所以并没有对QQ造成多少冲击。同时,阿里巴巴推来往时,也特意避开旺信(移动版阿里旺旺)买卖功能属性,而是另外打造一个更纯粹的社交氛围。而京东的“咚咚”就连卖家和买家的关系都要更弱,要这样走IM通讯,是难以行得通的。
也许,在上线更多功能之前,咚咚只能被看作京东跟紧淘宝,又一个慢半拍的动作。对于习惯了通过旺旺讨价还价的买家来说时,一次次的砍价被拒,或许还会给咚咚带来不少麻烦。同时,它可能还要背负原本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继续扩充在宿迁超千人的客服队伍。
“咚咚”可以被标准化地解释为:继供应链贷款、即将上线”网银在线”、京东商城POP平台之后,作为京东发力自有电商生态的有力补充。一言以蔽之,就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老子终于有自己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