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国际上称之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意即旅游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新兴经济部门。旅游业除直接涉及旅游接待等产业外,还间接涉及交通、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产业。
根据国际通行的“3,000 美元的心理分界线”理论,即一国人均GDP 超过3,000 美元时,国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已被满足,开始关注一些非物质的需求。而旅游业恰恰满足了“非物质需求”的特征。
来自旅游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当一国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将进入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中国于2008 年人均GDP 突破3,000 美元大关。
再看2011 年数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5 亿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4.64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 和5.8% ;国内旅游人数26.41 亿人次,收入19,305.39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3.2% 和23.6%; 旅游业总收入2.25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20.1%。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旅游业无疑是目前中国“最朝阳”的产业。而作为承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各城市在发展旅游业上,自然也不甘人后。目前获得最佳旅游城市称号的城市达339 个。
《福布斯》中文版以各城市2010 年旅游收入(含外汇折价)为基础,选择出旅游收入最高的100 个地级以上城市为备选。通过其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所在地的星级饭店数及其拥有的4A 以上景区数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此最终排名。
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所在地的星级饭店数等5 项指标采用2009 年-2010 年的平均数。4A以上景区数量采用中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 年10 月1 日)。
北京、上海、广州位列“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三甲。作为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它们在获取客源及旅游收入上,拥有巨大的优势。重庆的优秀表现让人喜出望外,虽然其国内旅游收入不高,但其国内旅游人数却排名第三。而其他着力打造“旅游城市”名片的杭州、成都、青岛、厦门、桂林、昆明、黄山等,都有上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