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6是一个简单到让人发指的网站。
它是之前我们介绍的“喵友”的开发者“喵大”的作品。就像“喵友”会设定日本语版本一样,Mu6同样具备了一些我们很难在国内的开发环境中见到的状态和气质。
大雨,小鱼
Mu6介绍自己是一款目的在于social music sharing的产品,这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把它和SoundCloud做一番比较。
《忽然秋风,牢骚过境》(SoundCloud,Mu6)长4分03秒,体积为4.64M,Trading Yesterday 的《One Day》(SoundCloud,Mu6)长度为3分53秒,体积为5.32M,两者的上传速度在伯仲之间,播放流畅程度也相差无几。
但是,在功能和界面上,两者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从上传界面比较,SoundCloud给予了用户过多的选择,包括“描述”、“封面”“标签”等在内的歌曲信息,分享开放、是否允许下载等分享设置,个人信息签名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歌曲信息中,用户可以选择获得作品授权类型,这样一来,SoundCloud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的版权问题。
从分享方式看的话,SoundCloud提供了Facebook、Twitter之外的Tumblr和新浪微博(!)分享,并且支持WordPress上的代码嵌入,它拥有自己的用户和社区系统,这意味着它有更多的玩法,用户可以通过“群组”和“朋友”来实现平台上的互动,同时平台本身还提供了最高每年500欧元的会员付费服务。
与之相比,Mu6是一个以Facebook和Twitter作为主要分享方式的网站,这意味着,它几乎舍弃了绝大多数的国内用户;这是一个没有用户系统的网站,用户只需要使用,不用注册登录;这是一个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功能的网站,只有最基本的上传和电台功能——最有趣的一点是,这是一个全英文界面的网站。
比较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在《One Day》的播放界面,Mu6上有插件显示关于乐曲信息的介绍,而这一点上SoundCloud则似乎没有顾及到。
SoundCloud拥有160名员工,每月的活跃用户超过1.8亿,截至目前融资超过6000万美元,每分钟上床的音乐时长超过10个小时。相形之下,Mu6的员工数:1,用户上传音乐作品:超过六万首,融资额:零。
如果说SoundCloud走的是一条大而全的路线的话,那么,Mu6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小而美的道路。
版权问题
Mu6不止是一个音乐分享工具而已,这个产品同时——而这恰恰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同时还是一个电台。
这是一个特别的电台。
和包括豆瓣电台、虾米在内的电台不同,前者以算法和用户兴趣为基础,向用户提供精准的音乐推荐,而Mu6却正好了回归了“电台”的本质——在它的电台播放页面,用户所能作的只是聆听、暂停和下一首而已。
Mu6介绍自己是一个社会化音乐分享产品,那么是否觉得少了些什么?没错,在电台页面,用户并无法直接分享,需要点开左侧的专辑图片,才能进行评论和分享。
面对这样一个由用户上传、具有电台属性的音乐产品,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曾经的now.in,我担心Mu6最后也陷入因为侵犯版权而被迫关停的困境。
但是,喵大已经考虑到这样的情况,Mu6从一开始就没有提供下载功能,而且如果一首作品的播放没有达到5次的最低限制的话,它就会被自动删除——这是一种近似于“试听”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一种有效规避版权纠纷的手段。
喵大之前也曾经的确收到过日本唱片公司的投诉,但是在经过沟通之后,版权方最终也认可了Mu6的做法的确并没有侵犯到他们的权益,最终可能的“侵权风波”被证明不过是虚惊一场。
无论是音乐分享工具,还是电台,只有解决了版权问题,才会有生存乃至可能的壮大的机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Mu6至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向充满年轻活力的用户展示你的品牌”
这是“喵友”的广告计划,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当作Mu6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之一。
在网站最活跃的时候,一天曾经有超过35000PV的访问量,有300多人同时收听Mu6电台,跻身台湾的TOP5000网站,目前的用户主要是台湾和国外的用户(其中台湾就用户占据了75%)。
或许大家已经因为国内产品动辄千万级的用户规模而麻木,这些数据乍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少了不起的地方,但是这些数据全是由一个人维持、运营的产品获得的
最关键的是,Mu6和喵友一样都已经积累了不少死忠用户,在PTT上惹来大量围观的“我的脚会痛痛”被网友制作成Mix版本贴到Mu6上,获得了近2000的“赞”。
这是一群乐于通过社交工具进行分享的用户,他们一旦能从像Mu6这样的产品中寻找到价值和乐趣的话,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和忠诚。
这群规模但却有着不低活跃度的用户是Mu6——包括“喵友”等——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因为小众产品聚集起来的小众用户对广告商们来说,意味着针对目标用户的精准投放,意味着在社交分享中品牌知名度逐渐建立和扩大。
建立在小众产品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有着太多的潜力,在和喵大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谈到了像A站那样的盈利模式,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打算和认识,他现在最关注的是不断完善产品,尽力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体验。
喵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者,他有着优秀的技术,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的产品却文艺而别致。
对这样的创业者来说,似乎我们并不能用单纯的盈利多少来衡量和评断他们的产品,也许对他们而言,做出一个能让用户满意、能实现用户某项愿望的功能,其乐趣和满足感并不亚于能够获得的商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