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电视大屏看春晚、手机小屏互动抢红包的“双屏看春晚”方式,正成为迎接新年的”仪式感“来源。仅仅是“让全国人民抢红包更爽”这个简单的目标,就需要多方“保驾护航”。
春晚期间,快手抢红包项目累计互动达到639亿,又拍云作为快手的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商,和一众云服务大厂齐平,提供大并发资源覆盖支撑、存储数据支撑。
面对大并发量的访问压力,CDN发挥着“快递员”的作用,将服务端的数据快速传递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既可以保障用户访问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减轻服务器负担。我们手机上图片、视频、直播的流畅显示,CDN正是幕后英雄。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将互联网思维和云计算带入CDN服务的企业,又拍云通过云存储服务切入云计算市场, 将业务逐渐延伸至云分发、云处理、安全防护、容器云、边缘计算等,至今已为50万企业用户提供以数据为核心的云计算服务。本次疫情期间,又拍云为在线医疗提供免费的加速服务,助力在线医疗行业。
又拍云的创始人刘亮为却很低调,从图片存储服务“又拍网”、设计师社群“花瓣网”,到“又拍云”,他始终坚信技术是最有力的武器。5G和万物互联时代,又拍云瞄准了边缘计算,作为技术控,刘亮为坚持着朴素的底层逻辑:2B和2C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产品都是给人用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服务和产品是简单易用、可控性强的。
「数字新浙商」访谈现场
我认为定制化也是标准化的一部分。企业发展早期阶段,刚进入一个新领域,对客户痛点需求不够了解,肯定要做定制化工作。当你琢磨透了客户需求后,就要想办法进行标准化,以便于规模化。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是一种互补关系。云计算侧重“云”,边缘计算侧重“端”。云计算可以进行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分析,适合集中业务的处理和复杂计算,边缘计算可以进行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适合本地业务的处理与执行及简单计算。未来,两者在资源、数据、服务等领域会形成“边云协同”。
5G时代,终端设备的用户会从消费者转化为资源出租者,硬件厂商从赚取硬件差价变成了提供价值设备,CDN厂商从终端流量的“快递员”变成了终端流量的买单方——整张数据传输网络中的角色和关系都变了。
未来在企业应用端,大家对云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于云架构会采用私有云+混合云架构的模式。中大型的企业会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一些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包括部分中小企业也会建立自己的云架构。
——刘亮为
谈团队建设:调动主观能动性和自驱力
章丰:您是同济大学毕业,在上海念书,什么机缘到杭州来发展?
刘亮为: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多,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2003年就到了杭州。刚来的那一年,西湖景区刚刚重新修整,取消门票,记得茅家埠一带刚整治修缮。
章丰:这么多年生活下来,对杭州观感怎么样?
刘亮为:说实话,刚开始几年我对杭州一直缺乏归属感,这种感觉持续到2010年。
章丰:是什么触发你有了归属感?公司或是家庭?
刘亮为:一个可能是慢慢习惯了,另一个也是杭州对创业创新的包容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好。我刚从上海到杭州的时候,还是有个想法“一定要重新回上海”,当然现在这个念头已经淡了。
章丰:您是蛮典型的连续创业者,而且每一段创业都关联在一起。
刘亮为:准确地讲是两个阶段三家公司,又拍网的基础之上,诞生了又拍云和花瓣网。又拍云这家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但业务从2010年就开始发展了。
章丰:团队里跟着你一路走过来的人,现在还有多少留在公司?
刘亮为:初创的6个人中,目前还有4个留在公司。我们统计过,公司里5年以上的员工占比30%以上。
章丰:这个比例很高,带团队方面有什么方法论?
刘亮为:我们内部一直在讲如何让每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做起来挺难,所以公司的制度文化都围绕这一点努力。我们鼓励员工在大原则下自主思考。团队建设中,我花在沟通上的时间比较多,做政策调整和变化之前会和管理层充分沟通。我会跟团队讲,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包括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他们从心里认可了,会有自我驱动力和使命感,这样员工在平台上会成长得比较快。
从公司的层面,我们也提炼了价值观:一是服务第一,或者叫客户第一,强调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对外好理解,对内比如说,行政、HR岗位的客户就是公司的员工。二是持续精进,不要满足于当前,这和主观能动性也是高度关联的。三是勇于承担,碰到问题不要想着找借口。这个习惯必须要养成,人才能反思,反思才能成长。
谈战略转型:从云服务商到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
章丰:又拍云对战略定位的描述是云服务商?
刘亮为:大的概念是云服务商,随着5G的广泛应用,我们把自己定位为边缘计算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章丰:在又拍云原有的CDN服务体系里,会把边缘计算作为重点的业务方向是吗?
刘亮为: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对边缘节点和边缘算力的使用进行研发投入。应该说,CDN实际上就是边缘计算的一种形式,CDN网络越分散,性能就会越好。而雾计算是边缘计算的一种形式,依靠边缘服务器和所有播放节点之间稠密的雾节点就近提供服务,解决传统云计算CDN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章丰:雾计算和边缘计算,是什么关系?
刘亮为:雾计算因为和云计算相比位置上更接近设备,所以表示为“雾”,它是边缘计算的一种形式。它也是发挥每一个终端设备上的计算能力,但计算能力比较弱,且可用性、稳定性、精确性各方面要求都不高。另外,边缘计算的计算节点一般是放在一个可靠性、稳定性比较高的机房里,只是机房更加靠近使用者本身,类似CDN的节点也更靠近使用者。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客户主攻摄像头、智能门锁等安全智能产品,用户外出后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家里、办公室的情况,这类产品使用场景基本都发生在本地。以前的方式是在全国设立多个数据中心,云南的用户可能访问的数据是在成都。跨省互通带来的问题是承租方要承担更大的成本,终端客户体验可能存在延迟,信息的分发成本比较高。
一旦接入边缘计算以后,每个省份甚至每个主要城市都有一个计算节点,边缘计算的服务提供商要做的就是面对海量的节点,进行低成本、规模化的管理。比如说,你有浙江的用户,又拍云就自动调度浙江的节点给你用,你在湖南有用户,我们就调度湖南的节点给你用,就近访问。
章丰: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足够多的、分布式的节点数量?
刘亮为:没错,尽可能地让计算更靠近使用者。边缘计算的计算节点在资源使用上,也让CDN又重新具备了新的一些能力,可以优化 CDN 网络的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率,缓解爆炸性流量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充分利用设备的空闲资源,智能调度,降低成本。
章丰:CDN赛道竞争很激烈,像边缘计算在CDN业务中应用,是市场竞争中形成能力和差异性的一种手段?抑或就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刘亮为:目前在 CDN 行业,利用边缘计算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认为边缘计算是云服务发展的必然。为什么?
随着5G的商用和IPv6(注:互联网协议第6版,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的推进,未来万物互联带来的是连接数量和应用场景的剧增,比如智能停车、AR、视频监控、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充电桩等,设备可能达到几百亿的量级。
另一方面,某些工作环境在与云计算中心连接之前,需要边缘计算做一层数据预处理。比如生产制造车间这个环境里,会有一些数据交互,包括结构化的文本、计算公式、简单的图像,甚至教学视频,车间里的设备如果直接与云计算中心连接,一是连接稳定性不好,因为车间容易有电磁干扰,二是安全性不够,数据容易被窃取。这些都需要在设备与云计算中心之间有一道预处理的过程,边缘计算可以承载这个功能。在物理空间上,边缘计算的节点离车间等环境更近,数据传输也好、生产指定下达也好,更快捷更安全。这就是边缘计算存在的基础。
章丰: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辅助或是补充,它和云计算共同构成了未来互联网的信息通道或者网络环境?
刘亮为:对,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是一种互补关系。云计算侧重“云”,边缘计算侧重“端”。云计算可以进行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分析,适合集中业务的处理和复杂计算。而边缘计算可以进行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适合本地业务的处理与执行及简单计算。未来,两者在资源、数据、服务等领域会形成“边云协同”,边缘负责处理海量的离散化数据,实时反馈,云计算中心负责汇总数据的储存,重型业务的分析计算等,像现在很多业务场景是在边缘计算处理完数据再向上到云计算中心。
章丰:又拍云从云服务商到边缘计算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不是意味着你的业务重心也会有迁移?
刘亮为:我认为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在做事。我们原有的客户群主要以互联网客户为主,现在可能会逐渐拓展到产业互联网客户,行业角度也是同理,从互联网行业向产业互联网延伸。
谈服务理念:保留2C基因 个性化应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
与业内很多公司不同,又拍云没有选择融合CDN 节点,而是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自建节点,目前,又拍云拥有10个数据处理中心、1000多个国内 CDN节点、100多个海外CDN节点、4万台服务器、 10TB保有带宽,日均请求超过1500亿次。从又拍网、花瓣网一路走来,刘亮为保留着2C的基因来做2B业务,一直尝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章丰:你强调“用2C的思维做2B业务”,未来业务延伸到产业互联网,服务的最终用户就离C(consumer)更远了,这会很有挑战。
刘亮为:2B和2C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产品都是给人用的。我们服务的是企业客户,最终背后也是人在用,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服务和产品是简单易用、可控性强的。
我强调用2C的产品体验做2B的事情,出于几方面考量:首先,我们要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让他们觉得产品好用、可控性高,这是第一位的。第二,我们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功能越强大、越好用,相应地,客服成本也就越低。在人员有限的时候,单边的服务能力就会更高,有利于拓展更多客户。
我们更倾向于提供一个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所以提出产品标准化、运营机制流程化,如果能形成相对标准化的交付前提,就能够快速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落地。比如一般企业客户完成一个新品的CDN配置至少需要2-3个小时,在又拍云平台,只需要2-3分钟。对于客户的问询,我们能做到60S内快速响应服务。
章丰:对于大多数2B的企业而言,规模和效率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像又拍云目前的发展阶段,还是比较依赖于个性化的交付?
刘亮为:我认为定制化也是标准化的一部分。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刚进入一个新领域,对客户痛点需求不够了解,肯定要做定制化工作。当你琢磨透了客户需求后,就要想办法进行标准化,以便于规模化。包括我们在业内推出唯一一个可编程的CDN 平台,是基于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做定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把我们积累的技术方案和工具模块化、标准化,再形成平台。这个平台上提供了一些组合,就像搭积木一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在平台上进行简单便捷化地定制。
谈P2P-CDN:未来可能考虑引入区块链信任机制
章丰:我在一篇报道中看过您对“P2P-CDN”的介绍,是不是就相当于设备的闲置期间,利用边缘部署的设备,把算力充分利用起来?
刘亮为: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这里说的P2P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一个网络传输概念。以P2P技术为基础,挖掘利用边缘网络海量碎片化闲置资源,可以达到内容分发更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又拍云的P2P-CDN网络叫PrismCDN,就是通过海量P2P雾节点,缩短数据和终端用户的距离,来达到加快传输速度的目的。打个比方,从城市外环的中心仓库离终端用户还是太远,现在把一些货物存放在小区边上的小货仓出发,就大大加快了送货的速度。目前我们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能非常成熟地应对超高流量的应用,比如大型体育赛事、游戏直播、流媒体直播等场景。
当然终端设备闲置时的算力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的利用,前提是要获得终端所有者的允许。又拍云未来可能会考虑利用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让用户主动加入计算网络里来,然后根据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来出租设备空闲时的算力和带宽资源。
章丰:基于区块链技术,那么算法执行都是透明可审计,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环境比较透明,它相当于变成一个边缘的矿机了。
刘亮为:在某些程度上是的。比如接入了PrismCDN网络之后,各类终端设备就不再只是传输设备,一旦闲置下来,立马可以切换模式,通过贡献闲置的存储、带宽、算力资源,获得收益。
章丰:未来区块链的应用,我个人判断,可能会有大量比如说商业类、政务类的,相对边缘化的公共服务,他对联盟链的节点要求没那么高,但需要一套算力机制去保障。未来在这个领域,释放了边缘算力以后,有没有可能形成行业里比较大的一个服务场景?
刘亮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5G时代,将带来大量拥有可观的存储、传输、算力资源的5G设备,能够极大地放大像PrismCDN这样的产品的价值。你会发现,终端设备的用户,从消费者转化为资源出租者,硬件厂商从赚取硬件差价变成了提供价值设备,CDN厂商从终端流量的“快递员”变成了终端流量的买单方——整张数据传输网络中的角色和关系都变了。
谈愿景:三年后,又拍云会成为服务全球化的企业
章丰:展望三年后,你对又拍云的业务是怎么规划的?
刘亮为:三年后,又拍云会成为一家全球化服务的企业,我们的边缘计算节点会遍布全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全球化服务。
第二,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海量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接入与使用,CDN 行业将会迎来新的爆发式增长,又拍云早已积极围绕 5G 布局 IPv6 和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三年内又拍云的服务市场将会从互联网市场延伸至物联网市场,服务的客户从互联网延伸至产业互联网,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第三,又拍云的产品线会进一步丰富,为客户提供覆盖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成长为以数据为核心的综合性云服务供应商。从业务的收入角度看,边缘计算等创新业务的比重将提升到 50% 以上。
章丰: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未来3-5年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云服务?
刘亮为:从企业应用这一端,我判断大家对云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于云架构会采用私有云+混合云架构的模式。中大型的企业会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一些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包括部分中小企业也会建立自己的云架构,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使用一些SaaS服务。
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接下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会有一个爆发期。目前市场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对于一些传统的非互联网客户,特别设计到传统企业设计工艺流程等问题,数据是比较敏感的,所以会催生一些私有云应用的产生。企业内部采用云化以后,能够大幅度降低IT运维的难度和成本。